在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黄堤镇孙庄村,一条横跨路口的热力管网从2024年6月部门部开工起,就成了村民孙在有关注的问题。这项由当地某P燃气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工程,被称为“市、省重点工程”,但存在诸多疑问。
最直接的问题是交通视线被遮挡——在孙庄村南四清排河路与八斗河路交叉路口,管网影响了东、西、南三个方向的来车视线,导致事故发生。孙在有在政务服务热线中提到,2025年4月6日至6月22日期间,发生了两起事故,更早的事故碎片至今留在现场。他认为,虽然路口装了减速带和警示标志,但“道路空旷,光靠标志效果有限”,多次建议将管道入地或降低高度,回复称“考虑高压线路等因素,难以调整”,而交通事故车速过快无相关法律依据,也无司法鉴定证明交通事故是因车速过快引起。
比安全隐患更让他在意的是工程的合规性。他反复提及土地管理方面的法律条例规定,强调征收土地需公告、听证、签订协议,涉及基本农田的必须经国务院审批。但在这个全长数十公里的项目中,他从未见过征地公告,也没开过村民大会,施工完全是“干到哪里协调到哪里”,协调不成便强行施工。施工方因高速、特殊用地限制而调整路线,占用村民基本农田,引发占用疑问,“难道百姓的基本农田就可以随意侵占?”
作为重点工程,资金和收益分配同样模糊。孙在有了解到,项目由某P燃气公司和开发商垫资,约定15年内收益归投资方,之后才归行政机关,“如果是重点工程,专项资金去哪了?为什么要让企业垫资,还让他们受益约15年?”这些疑问,随着上级部门检察行为的推进,成了他寄托希望的焦点——他期待着,这或许能揭开工程背后的谜团。
2025年2月6日,孙在有向当地诉求反映部门提交材料,同日发布两段视频;随后拨通新乡市服务热线,向河南省业务办理单位反映。2月13日,河南电视台现场采访,次日相关频道报道了管网遮挡视线、事故频发的情况,但问题依旧悬而未决。2月18日,他向当地上级单位、县行政机关递材料,得到的回应始终模糊。
3月至5月,他的脚步遍布各级部门。3月31日,材料寄往上级纪检单位,同时致电县检察部门、土地部门等,得到的多是“不知道征地的事”。4月6日再寄材料给上级检察部门,4月25日寄往河南省诉求反映单位,5月21日跑到新乡市诉求反映部门,5月22日通过二维码进行投诉,5月15日专门要求出示征地手续和赔偿标准,对方始终拿不出来。
维权过程中亦存在沟通障碍,他拦截施工时,黄堤镇行政机关人员曾要求其停止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,施工方领导甚至对其产生言语威胁。“百姓维权就这么难?要份合法手续就这么难?”6月12日,黄堤镇行政机关的事项处理意见书称“视线问题属实”,却否认“无手续”“赔偿不到位”,告知手续已在相关单位存档,赔偿已发。
孙在有对此持有怀疑态度——孙庄村的赔偿明明没到位,所谓“手续”谁也没见过。
这场争议的核心,藏在三个高度契合的矛盾里。
其一,“重点工程”的合规性与法律的碰撞。按照土地管理相关条例,征收基本农田需上级部门审批,但该项目几十公里占地中,大量基本农田被占用却无公告和审批。孙在有质疑:“省市县无权征收,为何施工能一路推进?”当施工遇阻,便改道占农田,孙在有提出疑问:“地方审批权限是否合规?”
其二,资金与收益透明度待提升。作为“重点工程”,原定专项资金用途未明确,却让企业垫资,实际由企业垫资经营15年后移交行政机关,孙在有追问:“专项资金去哪了?这种收益模式是否经过合规程序?”模糊的分配背后,是否存在利益输送?
其三,基层信息沟通存在落差。从镇行政机关“手续存档”却未进行公开,到回复“赔偿到位”与村民实际感受的反差,再到对孙在有的言语冲突,反映的是信息不透明与部分权力行使的方向不明。孙在有提到,他提起行政诉讼被拒,“相关反映渠道走不通,司法途径也没办法走”。
从2024年管网建成到2025年,村民的反映从未中断:道路安全隐患持续存在,赔偿问题尚未达成共识,项目手续的具体情况仍未明确。这些待解的问题,如同路口的管网般存在于村民与相关部门之间。
他的坚持,本质上是寻求对两个关键问题的回应:“重点工程”的推进是否严格遵循法定程序?在基层治理实践中,法律效力与行政决策之间如何协调?群众合理诉求能否在规范的治理环境中得到充分重视?现下,他仍在期待这些问题能够得到相关部门及时处理,还村民们一个安心的居住环境。
来源: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1930567559851282668
(本文基于当事人陈述及公开资料整理代为发布,如有不实言论我们不承担法律责任,如有雷同纯属巧合,侵权请联系更改。)
(责任编辑:314127396)